【導語】不只是在濟寧,為了發揮高校智力資源密集的優勢,青島、威海、日照等半島城市依托優良的自然環境,加大對高等院校的招引力度,推動產學研合作,為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正文】在威海南海新區,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正在加緊建設,過幾天將投入使用。校區臨河近海,是塊黃金地。把土地優先供應給沒有直接效益的高等院校,當地算的是一個長遠賬。
【同期聲】威海南海新區管委辦公室主任 傅磊:威海南海新區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信息等產業,通過他們科技的力量和人才的支撐,帶動我們區域整體的提升。
【正文】近年來,青島、威海、日照等半島城市加大智力引進,北京交通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等院校相繼落戶。(標版)十年間,威海高校數量從3所增加到8所,日照高校數量從2所增加到6所。
高校搬到了家門口,讓企業更方便的找到了想要的技術。2008年落戶榮成的哈爾濱理工大學,和20多家企業聯合建起產學研董事會。由企業、高校一起研發的新能源電機,在國內十幾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整車上得到試用。
【同期聲】榮成市榮佳動力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禎文:特別是控制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們企業這一塊是弱項,對高校來講是強項,對企業將來的發展、產品的開發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正文】得益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轉化,威海、日照等地孵化出高新技術企業20多家,機器人、新材料、3D打印等產業從無到有,逐步壯大。
【同期聲】威海市經信委副主任 黃經濤:政府現在就是在尋找一些戰略合作伙伴,提升他們的管理和營銷能力,引進資金,幫助他們加快成長發展,使我們這個產業迅速壯大。
【正文】高校科研提升著企業層次,企業需求也改變著高校教育。哈理工威海校區調整專業設置,新上的熱能工程、電線電纜專業,都是為榮成的海洋水產業量身訂制。
【同期聲】哈爾濱理工大學榮成校區院長 徐向晨:讓我們的專業與社會緊密結合,更好的服務地方經濟,把學校辦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