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幾張銀行卡。小小的卡片里,存的是真金白銀,所以人們在使用的時候都很留意,比如卡不離身,不讓卡離開自己的視線,輸密碼的時候注意遮擋等等。但就是這樣,意外有時還是會發生。在西安,就發生了一起銀行卡在短時間內集體被盜刷的案件。
2013年12月17日午夜前后的幾個小時內,西安各大銀行的銀行卡用戶都突然收到了短信提示,他們銀行卡里的錢被人統統取走了。丁先生因為卡內現金較多,50多萬元在短時間內被連續多次盜取。
西安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偵查員李楠告訴記者:“西安市陸陸續續14家銀行都來報案。被盜刷的金額總共達到740萬,受害群眾達到168人!
發生如此大規模銀行卡被集中盜刷的情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據這168名儲戶銀行卡的資金流向記錄,被盜刷的740多萬元,其中一部分通過銀行ATM自動取款機被提現,而大額的錢則在臺灣被人直接刷卡消費掉。而令儲戶們費解的是,無論是買鉆表還是在ATM機上取現,都用到了卡,但此時這些銀行卡分明還裝在儲戶自己的腰包里呢。
卡未曾丟失,密碼也沒有特意被泄露過,這168名儲戶的銀行卡是怎么被他人復制的?取款密碼別人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位于西安市繁華地段的一個自助銀行監控畫面顯示,2013年8月16日晚上19:24分,一名男子走了進來,手里拎著一個球拍套,身上斜挎著一個小包,走到自動取款機跟前,插進一張銀行卡,接下來,他并沒有繼續操作取款機,而是從球拍套里拿出了一個長條狀的東西,安在了取款機的上方,反復按壓固定好之后,把銀行卡退出卡槽,但沒有取走,又從挎包里掏出一個裝置,套在取款機卡槽的外面,然后把卡經過這個裝置重新插進卡槽,確定使用一切正常后離開,整個過程1分鐘左右。
監控顯示,西安市區里不少自動取款機,都像這樣被人做了手腳。四、五個小時過后,這些人再過來把這些裝置取下來帶走。他們每天裝了拆,拆了再裝,這樣的行為一直持續了5個月。
警方經過晝夜追查,4天后,4名臺灣籍嫌犯在湖南長沙落網。西安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偵查員柴晉輝介紹,他們在現場發現了3個奇怪的東西,一個是眼睛,一個是老鼠,還有一個是寫卡器。而這些看上去有點奇怪的東西就是他們在銀行自動取款機上反復裝拆的設備。
李楠告訴記者:“他們俗稱為眼睛,其實就是一個攝像頭,是專門設計的,老百姓從外觀上很難發現這是后加的裝備。攝像頭對著的就是密碼區。裝好攝像頭以后,會根據進卡口的規格制作出他們所用的老鼠,也就是測錄器。而讀卡器的作用主要是盜取銀行卡的磁條信息!币坏┍I取了銀行卡磁條信息和密碼,克隆一張偽卡對他們而言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警方從犯罪嫌疑人那里發現了243張已經制作好隨時可以盜刷的偽卡,除此以外,嫌犯電腦中還儲存有另外900多張銀行卡的磁條信息及其密碼。
此案當中,儲戶的銀行卡信息全是在使用銀行的ATM自動取款機時被盜取的,人們不免對銀行的日常安保措施提出了質疑。
中行陜西省分行保衛部楊雪梅說,他們網點的監控室平時無人值守,但每天會有專人來看設備運行是否正常,把所有的通道都檢查一遍。
營業網點的監控室無人值守無法實時監看,但按銀行要求,每天要有專人對監控錄像進行搜索回放,結果這個環節也漏查了。除此以外,各省行還有一個安保監控中心,這里不僅設施更完善,而且24小時有人值守。
中行陜西省分行保衛部寇亞東告訴記者,他們監控中心對自己銀行所有的營業網點全覆蓋,有二、三百個ATM機,只能是抽查,如果有人在上面動手腳也不能發現。西安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田躍正表示:“他們在前期在踩點做手腳的過程中幾乎不做任何掩飾,說明監控形同虛設!
除了監控設施外,夜間巡查、對ATM機設備進行手檢,按規定都是銀行日常必須要采取的安保手段。在ATM機被反復動手腳,持續5個多月的時間里,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銀行能做到位,這樣的盜卡行為都不可能發生。
在兩岸警方協力配合下,這個臺灣籍的犯罪團伙在大陸和臺灣被一網打盡。像這樣竊取、收買、非法提供銀行卡信息以及偽造、盜刷銀行卡的犯罪都屬于偽卡類犯罪。近年來,這類犯罪頻繁發生,成為影響支付安全的“心腹之患。”除去個人原因,還有管理問題和技術漏洞。盡快把磁條銀行卡升級為更安全的芯片卡,把日常的監控和檢查按規定做到位,人們在使用銀行卡的時候才會少受損失少擔心。